澳网:从“二流大满贯”到华丽蜕变的创新之路
2024 年澳网以超百万人次的观赛规模,成为大满贯赛事的新纪录创造者,且今年首周观赛人次再创新高,有望打破自身纪录。
曾经,澳网在国际网球赛事中地位尴尬,被视为“二流大满贯”,顶尖选手对参赛犹豫不决。上世纪 70 年代末,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和网球运动陷入危机,那时的澳网顶着大满贯名号却名不副实。赛事举办地在墨尔本郊区小镇库扬,场地设施陈旧、规模有限,奖金与排名积分少,导致顶尖选手不愿参赛,澳网因此被扣上“二流大满贯”的帽子,与温网、美网和法网差距巨大。
1993 年,澳大利亚网球协会主席杰夫·波拉德邀请刚退役的五届大满贯双打冠军保罗·麦克纳米带领澳网扭转局面,麦克纳米接任后推动了澳网的华丽转身。自 1998 年迁至新场地墨尔本公园,澳网逐渐焕发生机。麦克纳米凭借营销策略及与各方的沟通谈判,改变了公众对赛事的认知。本世纪初,澳网打出“亚太地区的大满贯”定位,进军亚洲市场,赛事热度和收视率飙升,获得更多资金支持,奖金大幅增长,顶尖选手不再放弃参赛。此后,罗德·拉沃尔球场拥有可移动顶棚,2005 年的澳网男单决赛成为首场夜间举行的大满贯决赛,收视率极高。2006 年麦克纳米卸任时,澳网已与其他大满贯并驾齐驱。
不过,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并未满足,2013 年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克雷格·泰利明确澳网长期愿景是把体验感放在首位。秉承这一理念,墨尔本公园打造出出色设施,如罗德·拉沃尔球场重建。比赛期间,球员享受无微不至照顾,澳网现场音乐会成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音乐节之一,还开创性推出“派对球场”和“顶级球场”,为球迷创造独特体验。
除了提升现场观赛体验,澳网在开拓远程新客户方面也不断创新。今年引入卡通虚拟形象转播模式,绕开传统转播权限制,为年轻受众打开接触网球的窗口。澳大利亚网球协会还有一个大胆的五年计划,期望在球迷和球员体验方面进一步拉开与其他赛事的差距。